本文转自:邢台日报
制图 邢海滨
宋秋梅
汽车平稳地在新铺就的柏油路上穿行,柏油路在无边无际的绿色银杏林海里穿行。这里就是拥有万亩银杏林的沙河市栾卸村。
我曾多次在秋天来到栾卸村,看那一望无际的银杏林装饰成的漫天金黄;看那些色彩斑斓的菊花开放,喧嚣了整个秋天的风景。也曾站在三叠瀑布前,听水声喧哗,看那些清澈透明的水跳跃着、跌跌撞撞地奔来;也曾漫步波平浪静的天鹅湖畔,柳梢低垂,看那些黑天鹅与白天鹅,时而一起优雅地浮游在湖面上,时而被游人的投喂吸引……
却不曾料想过,自己会在某个夏日的上午,像一个不速之客闯进这片绿色的林海。
闺蜜开车,她的驾驶技术极高。我坐在副驾驶位置,似乎乘坐在一艘小船上,穿行于那绿色的林海中,劈波斩浪,一排排银杏树一闪而过,心中油然生出无限的快意。
我沉浸在这无边无际的绿色银杏林中,思绪飞了很远很远。不知不觉间,发现车已经停了下来,随着大家下车,站在高处,俯瞰那一望无际的随山势起伏的银杏林,探访一段神奇的传说。
目光所及,到处都是排列整齐的银杏树。这些高大粗壮的树木,像健壮丰硕的士兵,将位于低处的村庄、楼房一层层环抱起来,护卫着这片美丽的家园。
有的树木细细长长,像是一群刚刚成长起来的青年,精神抖擞、充满生机。面对如此壮阔的景象,心中不由升腾起一股豪情壮志,真想引吭高歌,表达自己莫名的感动。
沿着山路继续蜿蜒而上,不一会儿,车子来到无极湖边,这是从水库引水建成的一个人工湖。站在湖边,望向水面,清风徐来,水波不兴。
绿色的树影倒映湖中,湖水的颜色显得鲜艳而纯净,整个湖面就像一块绿莹莹的宝石,在阳光下闪着光泽。
无极湖西侧是银杏长廊,沿着木楼梯便能走上一条复古带顶的木质走廊,廊道上设有可供休憩的美人靠,长廊旁边就是一大片茂盛翠绿的银杏树。
初夏的银杏林浸染着翡翠般的色泽,嫩绿新芽在枝头舒展腰肢,叶片如小巧的折扇,将细碎的天光筛成流淌的金箔。偶尔有雾漫过枝丫时,氤氲的绿意仿佛水墨画里晕染的笔触,叶片上凝结的露珠折射着微光,似散落林间的星子。
风起时,枝叶沙沙作响,如同诗人吟诵的韵律,偶尔有初生的扇形叶片打着旋儿飘落,这般诗意盎然的景致,恍若误入了王维笔下的辋川别业,连呼吸都染上了自然的清韵。
车行进在蜿蜒起伏的林间大路上,一会儿是大片大片的银杏林,一会儿是苍翠欲滴的松柏林,路边偶尔还有一些飘动着紫色云烟般的黄栌树,真的是满眼皆绿,让人心神澄澈,美不胜收。
紧接着,汽车又来到一块巨大的平台上,这里就是马踏岭。站在这里,可以俯瞰掩映于银杏林中的村庄,据说栾卸村的名字跟一位栾将军有关。
据乾隆本《顺德府志》记载,栾卸村原名长寿店,地下有丰富的煤、铁等矿产资源。在元宪宗时期(13世纪),因为挖煤事故频发,有村民在这里经营饭店,为求吉利,把饭店取名为“长寿店”,逐渐用店名作为村名。后来,附近村民因不堪压迫而造反,朝廷派栾将军率兵平乱。栾将军曾骑马来到山顶,所以后世称这道岭为马踏岭。不幸的是,栾将军班师回朝时,在此卸甲伤风身亡,人们为纪念其功绩,将村名改为“栾卸”。
据传,1957年,修水库时曾挖出栾将军的大刀片和护心镜,洪门寺遗址也发现相关文物,村里还出土了许多陶罐、瓦片等器物,村里旧有地名老官沟、马地沟、调兵湾、马踏岭,均印证着栾卸村具有悠久的历史。
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,栾卸村把这片环绕村庄的浅山绿化成如此壮观、美丽的模样,真是难得。村里除了有三叠泉形成的三个湖泊之外,还有天鹅湖、无极湖、太极湖、老龙湖等水系连成一片,山环水绕的居住环境深得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。
车在林中走,人在画中游。初夏时节,随山势起伏的林海不但充满诗情画意,而且涵养了一座巨大的天然氧吧,真是一个颐养身心的好去处。
长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